這是一部橋梁的百年變遷史,以長江為背景,全面展現了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橋梁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這也是一部中國橋梁建造技術進步的發展史,深刻描繪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橋梁自主創新發展之路,更是一部橋梁建設者的奮斗史,生動刻畫了一代代中國建橋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面貌。
歷時3年多的打磨,完整介紹長江橋梁的科普著作《長江上的橋》,終于掀開神秘的面紗,與讀者面世。由中鐵大橋局集團、長江出版傳媒集團主辦,中鐵大橋局武漢橋梁傳媒有限公司、湖北教育出版社承辦的《長江上的橋》新書發布會在橋梁科技大廈舉行。
長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國斌,中鐵大橋局集團總工程師周功建,中鐵大橋局集團高級顧問、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自明,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徐恭義等領導及橋梁專家,共同為新書揭幕。
周功建在致辭中表示,《長江上的橋》是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與中鐵大橋局集團發揮各自專業優勢推出的精品佳作。70余年來,中鐵大橋局扛起“建橋國家隊”旗幟,引領中國橋梁事業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未來,中鐵大橋局將一如既往地服務好長江經濟帶,服務好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勇當“開路先鋒”,用打造“世界一流建橋國家隊”的實際行動,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黃國斌在致辭中介紹,《長江上的橋》一書,全面呈現了中國橋梁建設的奮斗歷程。它不僅是一部關于長江橋梁的科普作品,更是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承載家國情懷與時代夢想的“橋梁”,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勇氣的結晶,是中國速度與大國重器的寫照,是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的展現。希望未來雙方能夠繼續加強合作,用更多更優質的作品,一起為橋梁這張國家名片增添靚麗光彩。
“這是一本科普書,但在寫作的過程中,我是以歷史書來對待。”本書著作者,橋梁建設報主任記者、科普作家馬永紅,是一名在橋梁工地長大、又一直圍繞橋梁開展工作的文字工作者,她與現場觀眾分享了與橋梁特別的感情。
在講述該書的創作歷程中,馬永紅說,這部書由10余萬字的文字和大量圖片、科普示意圖組成,其中圖片主體是2017年“萬里長江大橋行”活動中拍攝而來。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將自己了解的、認識的橋梁和橋梁人介紹給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讀者。
領略長江上的橋梁風采,感觸中國近現代橋梁發展的脈搏。翻開這部以橋為主題的書,讀者觸摸到的,不僅有流動的中國近現代橋梁發展史,有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與橋密切相關的人物,還有一段段曲折動人的大橋故事。
“《長江上的橋》這部科普書籍,不論是對橋梁技術界還是廣大的工程領域、社會科普領域,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也會使一批人有所獲益、受到啟迪。”本書的序言作者徐恭義表示,著作者馬永紅能沉下心來完成書籍的創作非常不易。她心懷敬仰和熱愛,不辭辛苦行程兩萬公里,沿著長江把大橋看遍,講述建設者的故事,最終匯成了這部科普著作。
劉自明對該書的出版表示祝賀,并向書籍的作者馬永紅致以敬意。他與現場觀眾分享了自己閱讀此書的感悟:這本書內容豐滿、有血有肉,可讀性強,清晰呈現了新中國橋梁發展歷程。讀完此書,為我們的國家自豪,為我們的企業自豪,為我們的大橋人自豪,希望橋梁工程師們能夠接過接力棒,修建更多更加美麗實用的橋梁。(王小梅、冀傳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