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錨碇大隔艙水下封底作業順利完成,標志著北錨碇全面進入干作業階段。
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錨碇基礎長118.05米,寬75.05米,大隔艙開挖深度38.5米,是世界平面面積最大的復合地連墻錨碇基礎。北錨碇大隔艙位于雙層地連墻內側,共包括15個相互獨立的大隔艙,其中最大的大隔艙尺寸為20.05米×19.15米。
在本次大隔艙封底作業中,封底混凝土厚度8米,混凝土總澆筑量高達44500立方米,項目采用水下混凝土澆筑方式進行封底,過程中積極運用與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聯合開發的地連墻智能應力監測系統,對地連墻墻體應力變形、基坑周邊地表沉降、基坑外側水位及水土壓力進行實時監測,確保了在對15個大隔艙依次澆筑過程中的質量與安全。
由于施工面積大、深度較深,常規作業辦法效率較為緩慢,項目創新研制了分體式移動型開挖平臺,可以供旋挖鉆和液壓抓斗以及履帶吊進行作業,極大程度提高了機械的輕便性和高機動性。同時,為解決混凝土體量大,澆筑面積大等重難點,保證封底混凝土質量,項目部采用多導管同步澆筑一次成型的方式,設計多導管同步澆筑平臺,對六根導管逐一進行拔球,并在澆筑過程中,對封底各點位監測,繪制混凝土液面上升趨勢圖,做到了對隔艙混凝土液面全方位監測。
此外,項目團隊在統籌管理上也狠下功夫。為確保施工質量和作業安全,項目團隊對封底方案進行了多次深入討論和細節優化,并組織了多次現場施工組織的模擬預演。同時加強了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和物資供應管理,堅守安全質量的底線,并對現場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進行了合理的分工,提前籌劃物資供應,確保混凝土供應不受影響,從而確保了封底工作的速度和質量。(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健 通訊員林梓勝 鄧哲瑋)
上一篇:
下一篇: